沒有絢麗的燈光,沒有華麗的“舞臺”。近日,在遂寧市春苗雜技藝術團、國家一級演員著名青年歌唱家敖長生為安居區農耕民俗文化傳承基地帶來的一場惠民演出活動中,雜技團的專業演員,自發上臺表演的當地群眾,用酷炫的舞蹈、精彩的雜技、好聽的歌曲……訴說著鄉村振興帶來的幸福美好生活!

“再唱山歌給黨聽,幸福的歌兒獻給你,民族兄弟姐妹,心連著心,我們攜手,和諧家園,哎……”在何東院子的院壩內,敖長生用《再唱山歌給黨聽》《小白楊》將整場活動推到高潮,現場觀眾掌聲雷動。
活動結束后,觀眾意猶未盡大呼再來一首,敖長生應大家要求帶來一首《敢問路在何方》,鼓掌、喝彩、打節拍、用手機記錄,臺上臺下打成一片進行互動,現場氣氛相當熱烈。

“演出精彩又接地氣,不僅豐富了我們的精神生活,還帶動了我們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風貌。這種表演形式我們非常喜歡,很有參與感。”安居區農耕民俗文化傳承基地何東難掩激動的說。
而此次演出也只是安居區農村文化建設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安居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把市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加強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將鄉村文化建設充分融入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納入鄉村振興規劃,有序開展文化惠民服務,讓居民享有更加充實、更為豐富、更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生活,切實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走進安居圖書館,寬敞明亮的大廳,琳瑯滿目的書籍,聚精會神的讀者。每到周末或節假日,這里的讀者便絡繹不絕,儼然成了眾多學生和市民的“網紅打卡地”。家住鳳凰街道文里村的黎冬梅就是這里的?,每到周末她就會帶著孩子來到這里進行閱讀,享受親子時光。
“這里的學習氛圍好、環境好,孩子學累了還可以圖書館外面健身,放松心情。周末他們還會有一些不定期的親子閱讀活動,從家里出門騎行五分鐘就能到,很適合我們帶著孩子來,是實實在在的惠民項目。”談起坐落于鳳凰文化中心的安居區圖書館,黎冬梅忍不住連連夸贊。

在常理鎮海龍村,全新打造的海龍凱歌農文旅園區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這里融和了新建的書屋、非遺展室、書畫創造室、文化藝術館等,為老百姓提供了又一處文化陣地。
“現在區上有鳳凰文化中心,鎮里有綜合文化站,村里有農家書屋、文化大院、電影院、農耕文化館,還有文化廣場,以前農閑時就是閑談,現在呢,我們有了真正的文化生活。我希望新的一年繼續腳踏實地,奮斗出屬于自己的幸福。”海龍村村民盧洪春告訴記者。


2023年,安居區已開展送文化下鄉40場次,預計年底達到120場次。輔導基層文藝骨干120余人次,村級文藝團體實現全覆蓋,成功舉辦了“活力安居·幸福家園”群眾文化藝術季系列文化惠民活動,以及傳統劇目展演、原創廣場舞培訓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大型文體活動,滿足了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提升了群眾生活“幸福指數”。
讓群眾走進文化場館,讓文化惠民走進群眾,是文化工作的“起點”而非“終點”。接下來安居區將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遂潼一體化發展的重大機遇,繼續立足文化惠民,創新服務模式,為廣大群眾提供更多、更優質的公共文化服務,讓“生活在安居就是幸福”的氛圍更加濃厚,為安居區寫好全市唯一的全省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縣建設“后半篇文章”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