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高粱種植的好時節,在安居鎮李家堰村的高粱種植基地里,記者看到一排排泥土被翻耕出來,伴隨著播種施肥一體機來回穿梭,高粱播種、施肥、覆土等工序實現同步進行,通過機械化一體化高效種植模式,李家堰村的高粱播種跑出了“加速度”。
安友家庭種植農場負責人王建安說:“肥料和種子一起下,它有窩距可調,實現節省人工,節省成本。”
制止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2022年,安居鎮將管理不善、群眾有退出意愿的林地納入“耕地轉進”范疇,正在機播高粱的這片土地,正是安居鎮李家堰村實施退林還耕的項目。
以李家堰村為核心,輻射緊鄰的佛巖村、山青村等村,當前,安居鎮已發展近300畝的高粱種植示范片,促進農業增產增效。在農業發展壯大的同時,村兩委還會通過送政策、送服務等方式為農業生產“保駕護航”。
安居鎮李家堰村黨總支書記、主任董治民說:“進行了政策上的扶持,比如三免兩檢政策,都傾斜于種植大戶,隨時與他聯系溝通,問他有什么需求。”(文/何田 廖錦輝)